怕风险还是要前途,初创公司到底值不值得去?
2018年09月10日 23:11:00
145 BitTiger

有人说初创公司管理不成熟,未来不稳定;

有人说初创公司个人能力进步快,有机会弯道超车。

......

那么,我到底该不该去创业公司?什么样的初创公司值得去呢?

本文作者,硅谷知名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和投资者,曾担任Y Combinator的合伙人,影响过900多家公司并资助了130多家公司的Justin Kan。将从多方面例举入职初创公司的缺点和优点,并提出建议,不偏不倚,供你参考。

无论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怎样的规划、怎样的展望,我都能给你列出许多条加入初创公司的理由来。然而,作为一个创办了多家初创公司的企业家,我也可以有理有据地告诉某些人他们是不适合去初创公司的。如果你恰好也在选择传统公司还是初创公司中犹豫不决,那么可以看看我接下来所说的内容。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还要说明一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大家提供未经筛选的、最原始的初创公司信息,方便大家在充分了解之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不该去初创公司

1. 管理问题

初创公司普遍都有着非常突出的管理问题。这么说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

以前我喜欢开玩笑说世界上有两种初创公司:一类是管理差劲的黑马公司,另一类则是管理差劲的其他初创公司。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去了一家初创公司,尤其是处于创办早期的那种,那么你很可能无法在工作中得到足够的教导和指引。当然,如果你自己非常积极地敦促前辈来指导你,问题可能不至于那么严重。

缺乏指导也不见得一定是坏事,这点我在文章后面会再提到。但敦促自己的领导和经理来指导自己这件事,很多人都会是非常抗拒的,对缺乏自主能力的人来说更是尤为困难。

我现在也正在经营着一家初创公司。在我看来,我们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现得都很不错(也希望他们能对我给出同样的评价)。但说实话,如果要把初创公司的管理系统拿去跟一家著名的大公司比较的话,两者还确实是差的比较远。

大公司在各个管理领域都有着多年的经验:从员工入职,到管理培训、目标规划……它们能为员工提供完整的引导和教学,而这些也正是能助其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2. 薪资水平

想要靠一份初创公司的工作发家致富是不太可能的,这一点在数据上也得到过证实。初创公司的薪资水平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是为了得到高薪而加入的初创公司,那么我必须告诉你,这绝对是最糟糕的理由。

有的人也许听过Google按摩师、Facebook油漆工分到大量股票的故事,于是幻想着同样的事情也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幻想加入了初创公司、甚至决定在初创公司呆一辈子,那么你注定是会失望的。或许有朝一日你的确有可能获得晋升、有机会拿到比那些普通的朝九晚五工作更多的报酬,但同时也请你记得考虑一下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1.你的风险偏好;2.放弃稳定性及工作生活平衡的机会成本。

3. 稳定性

在我搬到硅谷的10年以来,我有幸看到了这个地方日益成熟的过程。最早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是因参与一些有趣的前沿项目来到这里,但这批人员的规模极少。

而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才不断涌入硅谷。他们想在这里描绘出更好的职业轨迹、收获更高的薪酬。而成批的大型科技公司也能同时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

如果你想要的是我上述所说的那些东西,那么你就不该来初创公司。近来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员工,甚至包括那些我最近才亲自招进来的员工,他们会找上门来问我:“我在这儿的职业道路是怎样的?我的未来五年规划是什么?”

如果要实话实说的话,我的答案可能是:“我们连够五年用的资金都没有。”现在连资金都没着落,要做任何五年计划都是扯谈。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计划自然是:努力存续下去、见招拆招、成为一家能延续数十载的公司。

但如果你想要我今天就拍胸脯向你保证工作的稳定性,那我觉得你还是选择去Google的好。

为什么要去初创公司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讲讲你们最关心的内容:去初创公司的理由有哪些。在下面的每一条理由中,我都援引了我作为企业家的个人经历。

1. 有机会接触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

在初创公司,你能接触到自己完全无法胜任的、或是尚且无法做好的工作。这点我在Justin.tv工作的时候就深有体会:那是八年前,我同样是要去YC(Y Combinator)的一场初创公司博览会做演讲,演讲内容是介绍我当时的公司,我们还有幸通过那次活动招到了一名员工。

这位员工叫Guillaume,来自法国,工作经历不是很长,只有几年。但仅仅在加入公司一年之内,他就掌管了我们铁路应用后端的工作。Justin.tv在当时可是排名全球Top 150的网站,在铁路门类下的排名更是高达Top 20(当然那时是2010年,门槛比现在要低得多)。

而且说实话,当时的他是完全不够格做那种程度的工作的。如果不是因为他加入了一家人手短缺的初创公司,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后来,Guillaume又转而成为了Justin.tv的衍生公司Socialcam的联合创始人。

Socialcam在YC经历了创业孵化后,在短短两个月内从零开始培养了1.28亿用户。这一过程的学习密度对他来说是颇为不可思议的。如今,他已经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又一家公司Triplebyte。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助科技公司招募优秀的工程师。

2. 自主创业之路上的垫脚石

如果你想创办自己的公司,那么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能让你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再举个例子——2012年的时候,我创办了一家叫做Exec的公司。同时我还招纳了一名非常有天赋的工程师,他的名字叫Finbarr。当时Finbarr还在Groupon工作,但他认为自己有朝一日要创办自己的公司,于是决定转而加入一家初创公司。从他身上我总结出了一点经验,那就是要把你自己放在一个身边的人都能推动你实现目标的环境之中。和我一起创办Twitch的联合创始人Emmett Shear就总对我说:“你是你最亲密的五个朋友的平均数。”如果你想创办公司,那么就该去跟初创公司的人做朋友。这点我是举双手认同的。

我们卖掉Exec以后,Finbarr和在Exec结识的同事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初创公司。虽然这家公司最终没能成功,但他却成功踏入了创业界,后来又创办了另一家名为Shogun的公司。这家公司最近才离开了YC的孵化,如今正在迅猛发展。

3. 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在我看来,第三点是加入初创公司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接下来我要举两个例子,例子的主人公是和我一起创办Cruise的两名联合创始人。我认为他们都体现出了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只不过他们最优化的环境不同,一个是在公司欣欣向荣时,一个是在公司日益衰败时。

第一名联合创始人叫做Kyle Vogt。他从MIT毕业后直接去了Justin.tv工作。Kyle专业学的是硬件,我们最初一起共事时研究的也是硬件领域的解决方案,但他最后却成为了一名联合创始人,同时兼任计算机工程部副总裁。此外,Kyle还是一名了不起的黑客及工匠手,总是能想方设法造出你需要的东西。但在我们创办Cruise之时,他在扩展系统方面还不太有经验,也不太会建造可扩展的技术架构。

虽然缺乏经验,但Kyle却从零开始,靠一己之力设计打造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动态的视频直播系统。刚建成时,这个系统还会不时崩溃。于是我们每隔36到48小时就得把他叫来,好让系统起死回生。还有一次因为他休假了联系不上,我们只好点了一份披萨,让外卖员帮我们把消息送到他的宾馆去。

那时的Kyle并没有多少历史资料可以参考,于是他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后来Twich于2014年被Amazon收购。而彼时的视频直播系统,已经随着Kyle的不断改进,成为了北美带宽消耗量排名第四的平台。

另一名联合创始人叫Daniel,他在Justin.tv做实习生的时候认识了Kyle。在加入初创公司的头几年中,他也可以说是给自己上了一堂速成课。有一次,出于工作目的,他请了当时还没出名的Jonas Brothers乐队来Justin.tv的网站上做广播。

没想到,爆红的Jonas Brothers带来的流量直接导致了Justin.tv基础设施的全面瘫痪(也因此让Kyle多了一个痛恨自己人生的理由)。虽然这时的Daniel还只是一名实习生,但他却被委以重任——去和2007年最火的青少年乐队谈合作。这就又映证了第一条在初创公司工作的好处。要不是在初创公司工作,这种机会恐怕是一辈子也得不来的吧。

话说回来,Daniel在最大化学习密度上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只不过不同于Kyle,他是在公司衰落的时候做到最大化的。我、Daniel还有我们的朋友Amir一起,在2012年创办了家政保洁公司Exec。但在2013年底时,我们意识到这个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于是决定卖掉Exec。我们最终选定了纽约的一家同行公司Handy开始进行协商转让。

转让的过程实在太漫长了。律师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协商各个微小的细节,于是整个过程一拖再拖,导致我自己都觉得已经被榨干了。于是我把Daniel叫过来,当了一把甩手掌柜:“我要去休假了,Daniel。你来处理这事儿吧。”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的做法是不太负责任的。但在Daniel接手之后,他却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整笔交易,而彼时的我还在泰国度假。虽然整个过程中我还会通过电话跟他联系,但他基本上是自己独立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事后,他向我吐槽了整个过程有多么糟糕。但他也表示,在这段经历中他学到了交易协商的每一个细节。更让人尊敬的是,当我们都因工作强度过大而想甩手不干的时候,他却在这样一笔规模微小、体验糟糕的交易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两年后,Daniel已经成为了Cruise的联合创始人。而后来Cruise则以十亿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GM(通用汽车)。Daniel曾在先前的琐屑交易中积累的协商经验,最终在他的下一个公司中派上了用场。而这第二家公司,也显然比前一家更为成功了。

结论:如果你认为学习比稳定重要,那就来初创公司吧

无论如何,只要你加入了初创公司,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不论公司最终成功或是失败,你都会带着有价值的经验离开。

谈到个人成长及学习效率最优化,我想在此引用YC合伙人Paul Buchheit常对创业者们说的一句话:就学习曲线来说,截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斜率。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我也鼓励大家能将自己放到一个成长和学习速度最大化的环境中去。无论你在初创公司与否,个人的成长与学习都应放在你职业规划的第一位。

最新评论(0
生活、科技、吐槽
总篇数
0
粉丝
4
+ 关注
精华文章